性转被啪高h_羞漫画在线观看_无人区理论片手机看片_撸撸色在线

設為首頁 | 加入收藏
歡迎訪問榆林市長江送變電工程有限責任公司
行業動態 您當前的位置:首頁 > 新聞中心 > 行業動態 >

中電聯預測2023年電力供需形勢

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(簡稱中電聯)召開年度電力供需形勢新聞發布會,中電聯新聞發言人、秘書長郝英杰發布《2023年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》。報告指出,根據電力需求預測,并綜合考慮新投產裝機、跨省跨區電力交換、發電出力及合理備用等方面,預計2023年全國電力供需總體緊平衡,部分區域用電高峰時段電力供需偏緊。

2022年全國全口徑發電裝機容量25.6億千瓦,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占總裝機容量比重接近50%

  根據報告,2022年全國電力供需總體緊平衡,部分地區用電高峰時段電力供需偏緊。2月,全國多次出現大范圍雨雪天氣過程,少數省份在部分用電高峰時段電力供需平衡偏緊。2022年7、8月,我國出現了近幾十年來持續時間最長、影響范圍最廣的極端高溫少雨天氣,疊加經濟恢復增長,拉動用電負荷快速增長。全國有21個省級電網用電負荷創新高,華東、華中區域電力保供形勢嚴峻,浙江、江蘇、安徽、四川、重慶、湖北等地區電力供需形勢緊張。2022年12月,貴州、云南等少數省份受前期來水偏枯導致水電蓄能持續下滑等因素影響,疊加寒潮天氣期間取暖負荷快速攀升,電力供需形勢較為緊張,通過加強省間余缺互濟、實施負荷側管理等措施,有力保障電力供應平穩有序,守牢了民生用電安全底線。

  從電力消費需求情況來看,2022年,全國全社會用電量8.64萬億千瓦時,同比增長3.6%。一、二、三、四季度,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分別增長5.0%、0.8%、6.0%和2.5%,受疫情等因素影響,第二、四季度電力消費增速回落。第一產業用電量1146億千瓦時,同比增長10.4%。第二產業用電量5.70萬億千瓦時,同比增長1.2%。第二產業中,高技術及裝備制造業全年用電量同比增長2.8%引人注目。第三產業用電量1.49萬億千瓦時,同比增長4.4%。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1.34萬億千瓦時,同比增長13.8%。

  從電力生產供應情況來看,截至2022年底,全國全口徑發電裝機容量25.6億千瓦,同比增長7.8%。從分類型投資、發電裝機增速及結構變化等情況進行分析,電力行業綠色低碳轉型成效顯著。具體表現出以下幾個特征:一是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占總裝機容量比重接近50%。二是全口徑非化石能源發電量同比增長8.7%,煤電發電量占全口徑總發電量的比重接近六成。三是太陽能發電設備利用小時同比提高56小時,風電、火電、核電、水電同比分別降低9、65、186、194小時。四是跨區輸送電量同比增長6.3%,跨省輸送電量同比增長4.3%。五是電力投資同比增長13.3%,非化石能源發電投資占電源投資比重達到87.7%。六是市場交易電量同比增長39.0%。

預計2023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速6%,全國電力供需總體緊平衡

  綜合考慮新投產裝機、跨省跨區電力交換、發電出力及合理備用等方面的因素,中電聯預計2023年全國電力供需總體緊平衡,部分區域用電高峰時段電力供需偏緊。迎峰度夏期間,華東、華中、南方區域電力供需形勢偏緊;華北、東北、西北區域電力供需基本平衡。迎峰度冬期間,華東、華中、南方、西北區域電力供需偏緊;華北區域電力供需緊平衡;東北區域電力供需基本平衡。

  在電力消費方面,中電聯2023年預計我國經濟運行有望總體回升,拉動電力消費需求增速比2022年有所提高。正常氣候情況下,預計2023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9.15萬億千瓦時,比2022年增長6%左右。電力供應方面,在新能源發電快速發展帶動下,預計2023年新投產的總發電裝機以及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規模將再創新高。預計2023年全年全國新增發電裝機規模有望達到2.5億千瓦左右,其中新增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1.8億千瓦。預計2023年底全國發電裝機容量28.1億千瓦左右,其中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合計14.8億千瓦,占總裝機比重上升至52.5%左右。水電4.2億千瓦、并網風電4.3億千瓦、并網太陽能發電4.9億千瓦、核電5846萬千瓦、生物質發電4500萬千瓦左右,太陽能發電及風電裝機規模均將在2023年首次超過水電裝機規模。

  為確保能源電力安全保供,中電聯建議:進一步加大電力燃料供應保障能力,繼續加大優質產能釋放力度,加快推進2023年電煤中長期合同簽訂工作,加強電煤產運需之間的銜接配合,保障電煤運輸暢通。疏導燃煤發電成本,發揮煤電兜底保供作用。加快推進跨省跨區特高壓輸電工程規劃建設,強化電網骨干網架,加快智能配電網建設,促進新能源就地就近開發利用。強化電力負荷管理,拓展實施能效提升項目,推動消費側節能降耗提效,引導全社會節約用電。完善電力交易機制和市場價格形成機制,持續優化調整電力供應結構。加快系統應急保障和調節能力建設,加快技術研發和管理創新,推動新型電力系統建設。